11月10日-1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武汉经开区举办。本届供应链大会以“踔厉奋发,攻坚克难——打造安全、韧性、绿色汽车供应链”为主题,设置了“1场战略峰会、1场大会论坛、9场主题论坛”共11场会议,围绕供应链安全与布局、新型汽车供应链打造、传统供应链升级、全球化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寻找构建世界一流汽车供应链的对策、方法和路径。其中,在11月11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罗军民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上午我们的开幕式非常顺利,这是一个好兆头。下面大会的主题论坛就正式开始。根据组委会的要求,受炳锋会长的委托,首先由我来代表“中国汽车供应链布局与安全研究”团队,对报告进行解读。报告稍微有点长,加上是第一次报告,可能会花大家一点时间,我尽量控制,大概在30分钟左右,争取把我们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研究报告在开幕式上做了形式发布,下面就这个研究报告的内容做一个汇报。
我要汇报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课题背景。
二、研究报告过程及核心成果。
三、主报告的核心内容。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五、谈一点这次研究工作的感想,也就是结语。
一、研究报告背景
刚才央视的同志在采访我,为什么会想起来做这样一个课题?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大家都是行业内的专家,或者是我们行业的工作者,近年来我国汽车供应链屡屡受到自然灾害、疫情,还有人为干扰的影响,汽车产业链受到的冲击非常巨大,甚至在疫情期间还出现了断供、停产,影响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全球的汽车产销。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当前我们正处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这样一个关键点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70年,但是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主要能力仅仅是在商用车方面,而且还比较弱。经过这4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现在我们走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现在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可以用三个第一来归纳:即全球第一大的汽车产销国;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销国;今年我们还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
但是,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的汽车产业现在只能说大,还不能叫强。2023年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企业榜,中国企业只有13家,而且掌握核心技术的除了宁德时代以外,其它的企业在技术含量、规模等方面都还有巨大的差距,跟博世、大陆、电装这些国际巨头相比,都还非常弱小。
但是我们要建设汽车强国,就必须是一个汽车供应链的强国,这也是我们汽车强国建设当中不可或缺或者是绕不过去的槛。我们必须把中国汽车供应链打造成一个安全、具有韧性,又是绿色发展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这就是我们开展供应链研究的原始驱动力。这是我们这个课题的由来。
去年我们在武汉召开了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同时第一次召开了供应链大会的战略峰会,在这个会上,各位专家学者,还有企业的领导齐聚一堂,针对汽车供应链发展当中的六个方面问题提出了十三项建议。会后我们把这十三项建议向相关的主管部门:发改委、工信部都作了汇报,也得到他们的肯定,并要求我们做深度研究。
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开始组织各方相关力量开展了这次研究活动。
二、研究过程及核心成果
研究过程我就不细说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作为课题的主要负责单位,我们联系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单位,同时还联系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40多家分支机构以及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 这些地方协会跟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都是兄弟单位,把他们都发动起来、联系起来、联合起来是不容易的。他们不是我们的分支机构,是我们的兄弟单位,我们是要去协作的。
中国人有个特点,大家都喜欢当头,因此合作比较难。但是这次的活动让我深受教育。我们不是不能合作,而是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我们可以很好的合作。
这些地方行业协会,还有整车T10企业,还有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比如说今天到会的像地平线、黑芝麻,还有像芯片企业的芯驰,还有软件企业都参与了具体的课题研究。
另外我们还得到了六大产业集群的地方政府的经信部门和发改部门的支持,因为有些数据是掌握在他们手里。
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感谢整车企业。供应链的信息严格来讲是属于商业机密的范畴,但是这次在研究过程当中,整车企业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把他们供应链的情况,把他们供应链的布局和采购情况分享了出来,对我们做了很好地支撑。
这张PPT显示的就是参加本次研究的单位与人员。牵头的是我们协会,同时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也是副组长单位。此外,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还有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武汉市汽车行业协会,四川省汽车行业协会,长春市汽车工业协会都参与了我们的研究。
地方政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相关部门,还有广东省、广州市的相关部门,湖北省、武汉市的相关部门,四川省、重庆市的相关部门,北京、天津、河北的相关部门,还有吉林、辽宁、黑龙江的相关部门。
中汽协有40多个分支机构,几乎所有的分支机构都参与到了这个研究工作。
还有一些龙头企业,像地平线、芯驰科技、昆山国力电子、吉通、广西玉柴机器、凯龙高科技、京东集团、大明电子,这都参加了我们具体的研究工作。
还有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团队也参加了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合作单位。
研究过程:我们从去年6月28号到30号在武汉召开供应链大会,回去把这些大会的成果向部委领导汇报以后,部委领导给我们下达研究任务,我们经过酝酿开始启动,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北京、长春都分别召开了研讨会。
另外对我们的整车T10企业,不仅仅是T10,实际上T10是一个笼统的称法,我们是对十几家龙头整车企业都进行了调研。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收集到了非常翔实的数据,经过分析和提炼,最后形成了这份研究报告。
我们报告呈现的形式就是“1+6+N”。所谓“1”就是一个“中国汽车供应链布局与安全研究”总报告。“6”就是六大产业集群的分报告,这六大产业集群就是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中部、成渝和东北六大集群。当然还有一些地方汽车产业发展得也不错,但是我们今年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没有全覆盖,下一步会做更细致的工作。N就是指30个子行业的研究报告,这30个子行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念了。
三、主要内容
这是我们的主报告,大家看到这个报告第一个部分就是世界汽车供应链发展的趋势,我们对全球的发展趋势要有一个宏观判断,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趋势下运行。
第二个是我国汽车供应链布局情况,我国汽车供应链到底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布局特征。
第三个是我国汽车供应链发展的一些趋势,到底有哪些长板,有哪些是短板,哪些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属于断点。
第四个,我们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对中央政府、区域政府,我们的龙头企业,相应的在供应链建设方面的一些粗浅的建议。
第五个就是这次的附件,这个附件是非常翔实的数据,我不一一念,我们有很多的附件,包括六大产业集群的调研报告,还有整车企业的调研报告,还有相关的一些咨询数据。
这是我们的报告形式。下面我们来看世界汽车产业链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在发展?四个方向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一个方向,“双碳”目标引领,驱使汽车产业向绿色供应链发展。大家知道绿色发展现在是大趋势。
第二个方向,技术变革加快,促使汽车供应链向网状生态演变。技术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技术变革、技术升级,使我们供应链正在由链式向网状变革。
第三个方向,跨界融合以后,使汽车供应链边界更加拓展。过去我们的汽车就是一个机械产品,现在我们跟电子、通信、能源、交通都是紧密的协同。
第四个方向,数字化技术应用,赋能汽车供应链转型加速。数字化现在贯穿我们生活、工作各个方面。数字化对于供应链建设也起到了一个化学反应的作用,在加速我们供应链的重塑。
这是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趋势,给大家作一个简单介绍。
再看我国汽车供应链布局的情况。
第一个,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这六大产业集群都是随着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等的汽车产业布局,以及后面的比亚迪、长城等等这些企业,再加上新势力在各地的布局,汽车供应链围绕这些整车企业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这六大产业集群在后面还要继续讲。
第二个,随着各地的政策、经济、金融等多种因素的深度影响,也影响了我们集群的发展,各个集群发展还不一样,后面再说。
第三个,我们依托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特色我们后面还会讲。
第四个,汽车供应链企业实力显著增强,现在的本土零部件企业也正在向全球化、国际化发展。2023年有13家企业入选全球100强,比如宁德时代,还有在座的一些零部件企业也都有很好的成绩。现在我们的上榜数仅次于日本、美国、德国,中国是第四位,相信再经过五年,我们这个上榜名单还会大大增多。
另外一个很好的趋势,就是我们中国现在本土的零部件正在加速全球化。据特斯拉公布,现在它在中国供应链的本土化率可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甚至于九十几,说明都在中国。现在真正的本土企业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的有60多家,我们做过一些调查。
至于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结合这张地图来看。
第一个,长三角集群。长三角是汽车产业集群最发达的地区,后面我还要用数字来讲,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它有很多的长板,没有明显的断点,我们所说的断点就是还没有完全自主掌握的技术这方面。除了在高端的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还有一些测试软件、工业设计软件等方面还有一些没有掌握以外,其他方面,长三角地区都是发展得比较好的。
其次是大湾区,大湾区其实就是以广东省为主,因为香港、澳门制造业的能力比较弱。大湾区的长板也是比较明显的,短板也有,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这方面的一些感知、控制类等。还有高端的车规级芯片,底层的操作系统,这都是六大产业集群共同的断点。
第三个成渝集群,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有很多长板,尤其在传统汽车方面比较完整。但是也有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等等,在智能网联这方面同样存在短板和断点,比如高端芯片和底层操作系统方面。
再看京津冀,京津冀的特点是它的人才集聚,有很好的政策,所以京津冀地区集聚了很好的研发机构和总部机构,但是它的制造能力相对弱一点,比较分散一点。这是京津冀地区的现状。
再看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也就是以湖北、湖南、江西、河南为主的中部地区,但这次研究主要以湖北为核心。湖南也不错,但是总体来讲供应链发展不如湖北。中部地区的长板是在传统汽车供应链方面,短板在电控系统、动力电池这些关键的零部件。我们知道动力电池湖北武汉也有布局,但是现在都还没有形成能力,在软件方面甚至还有断点,也就是我们说的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还有雷达、仿真系统等等。
再一个就是东北集群,包括东三省,这次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吉林省的研究。它的长板主要是在传统汽车,特别是以商用车为主的全价值链的供应链比较完整,但是东北地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这些方面是有短板的,而且短板非常明显。
这是当前六大产业集群的情况,下面我们再用一些数据再把这六大集群做一个分析。这六大产业集群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第一个,“缺芯少魂”,这是我们中国汽车供应链最大的两块短板。今年的中国汽车供应链的主题叫“踔厉奋发”,这个词是从二十大报告里面借鉴的,很有力量。二十大报告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勇毅前行”是对大家说的,对汽车供应链来说,主要任务就是“攻坚克难”。攻坚克难,攻什么坚、克什么难?我们要攻的坚就是高端的汽车芯片,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汽车软件、基础操作系统软件的生态建设,这是我们的难点。所以我们今年的主题叫“攻坚克难”。一会儿还有芯片方面的代表、软件方面的代表,还有赵福全院长一会儿要给我们演讲。这是我们共同的断点、痛点。
第二个,核心供应链分布的不均衡。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地图上面,新能源智能网联的供应链比较发达的地区都在东南沿海,中部地区还有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相对滞后,发展非常不均衡。如果有什么自然灾害,比如像去年的疫情就导致了几乎全国所有的汽车整车厂商都出现了断供。
长安的朱华荣总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的发动机里面有缸盖螺栓,供应商在上海,疫情期间没办法要停产了,最后想了一个办法,说我们派车送防疫物资到人家企业,跟当地商量,我们送一点防疫物资,让我们拉回来一点螺栓。事实教育我们,我们的供应链分布是不均衡的,是有风险的。
再看六大产业集群里面一些具体的情况,我们做一些深入的分析。
我们看长三角地区是最强的产业集群,它的传统汽车本地化供货率能够达到95%以上,剩下的5%可能是进口的。也就是说长三角地区的供应链发展最均衡,最没有压力。它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能达到90%。
大湾区的近地化配套率在传统汽车方面能达到80%,但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面只能做到45%。
东北集群相对来说,尤其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发展最差,它在传统汽车方面能够做到47%本地化率,但是在新能源方面,这是一个例子,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我们是抽了某个典型企业的一款典型的车来进行分析剖析出来的:2%,这不一定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数据,但是它是给我们了一个概念。
中部集群,传统汽车方面能做到60%的自给率,但是在新能源方面也只有16%,大量的零部件从长三角、大湾区运送过来。
成渝地区,传统汽车有70%左右可以自给,在新能源方面有40%,还是算不错的。
京津冀地区,传统汽车方面30%,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17%,因为京津冀地区主要是以总部和研发为主,它的制造能力多数分布在外地。
这是六大集群打开来看的一个情况。
另外,集群之间还有一些问题,就是集群内外的协作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集群和集群之间交流是不够的。大家在发展过程当中这种协同的意识,协同发展、共同谋划在这方面还是有差距的,这个是有些客观的原因。另外再看集群内的协作水平,刚才讲我们供应链发展跟全球水平的差距,这里有一张图,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汽车供应链非常发达,能够比较的一个数据就是整车的产值和零部件产值的比,他们的数据是1:1.7,我们发展得最好的长三角地区是1:1.5。其次是大湾区,是1:0.75,京津冀地区是1:0.65,中部地区是1:0.7,成渝地区1:0.79,东北地区只有1:0.46。所以除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得比较完整以外,其他的五大集群都有巨大的空间。
下面我们从传统汽车供应链、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和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三个维度,对我们供应链的现状、长板、短板和断点做了一个相对比较细的梳理。这些我相信大家都是专家,大家都比较清楚,只不过我们把它系统化梳理了一下。
先看传统汽车供应链:
第一个是底盘系统,第二个是动力系统,这里有长板、短板、断点。长板就是我们跟世界水平来比相当或者是领先,短板是我们有一定的能力,但是离世界水平有差距,或者是供给能力还不完全充足。断点就是我们还没有掌握的技术。这里面大家一看就明白。
这是传统的座舱及车身系统,尤其是在高强钢这方面中国发展得是比较好的,还有一些方面也都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但是也有短板,像车身总成、座椅制造技术等。
还有热管理方面,我们生产大量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甚至出口,但是我们系统化集成配套的能力和冷却技术方面都还跟国际有差距。
在轻量化方面,大家知道特斯拉是一体化压铸的领先者,也是最先应用者,但是大家知道吗,我们国家居然在这个方面是全球最大的压铸机的生产商,全球12000吨的压铸机是我们生产的,这是我们领先的长板。但是我们的短板在碳纤维的应用,在装备水平方面都还落后,轻量化的结构设计都还有很大的欠缺。大家对宝马的轻量化都做过一些分析的。
再看新能源供应链的情况:
电池肯定是我们的长板,但是大家现在也在讨论,在这一轮的技术轨道上,也就是说在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方面我们有先发优势,是我们的长板。但是未来在固态电池,在其他路径上,我们是不是仍然能保持我们的长板,不好说。同时我们还有一块短板,就是动力电池的回收。现在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这是在发展当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再看电驱动系统,我们现在有比较完善的体系,这是我们的长板,系统集成,我们现在甚至有十合一的电驱动系统,高压化800伏的也出来了。但有短板,我们在一些制造技术,比如说在绕组成型技术,还有电机的密度、功率密度等等方面都有差距,还有在碳化硅的半导体,高转速的轴承。我曾经调研过电机企业,精进电机的老总跟我说,在18000转以上的电机轴承全部要靠进口。要提升电机的功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转速,但是这个转速提不上去,要靠进口的轴承。还有碳化硅,还有永磁材料,我们是出口稀土,发达国家制成好的永磁材料之后我们再买回来,这都是我们的痛点。
再就是热管理。我们有完整品类的零部件覆盖,整体技术水平都跟国际相当,但是我们系统集成能力是有差距的,还有我们空调管路里面的一些材料,大家想不到我们空调管路里面的一些材料是没有的,这是我们的断点。
混合动力系统现在我们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过去一讲混合系统就是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叫油电混合。但是现在中国的PHEV电混应该说现在有很好的发展态势,现在新能源车卖得这么好,有一大半的功劳,尤其是今年,一大半是因为PHEV卖得好,包括增程,理想汽车今年会超过40万辆的销量,岚图上个月卖了超过6000,一个月一个台阶,也都是增程,我们现在的混动技术,油电耦合技术也正在高速发展。但是我们在发动机方面还是有短板,电控系统、增压器系统这些都是我们的断点。
氢燃料电池这方面大家都比较清楚,但是我们的断点,我们的质子交换膜、催化剂,膜电极,这些方面大家都在做,但是商业化运用的东西都还是有差距的。
再看智能网联感知系统,激光雷达、摄像头我们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毫米波雷达方面可能还会有些差距。
说到智能决策系统,这是我们最大的痛点,大家看到这上面的LOGO没有一个是我们自己自主掌握的,车载操作系统难就难在这个生态的打造,我们所有的整车企业都想有一个自己的独特的操作系统,但是实际上没有必要,完全应该把那个底层协同起来,这样我们只做应用层。但是这个要组织起来确实是难,难就难在生态的打造。协会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最近成立了软件分会,目的就是要希望把底层的这些东西,共用的这些东西,把它搞起来。还有设计和仿真的软件、测试软件,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痛点。
智能底盘系统,我们现在在电子空气悬架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公司做得很好,像孔辉科技,我们了解它的市占率非常高,岚图就是用的孔辉科技的空气悬架。但是我们在线控制动的电子稳定程序、线控转向的集成控制等这些方面都还有差距。我们整个在智能底盘这方面,供应链大会已经连续三年有专门的主题研究线控底盘,今年我们终于等来了有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企业、比较好的产品已经开始实车应用量产,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再就是智能座舱方面,整体来讲智能座舱在全球都还是比较领先的,但是有些高端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还有在网联系统这方面,芯片我就不讲了,大家太熟悉了,尤其是高端的MCU、SOC这方面没有一个是我们自己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得还很不均衡,也还存在一些布局上面的风险,如何来进行优化?下一步如何来进一步发展?基于这个我们提出了六条初浅的建议。
第一,合理优化供应链发展布局。当然有的领导或者有的专家就提出来,这个供应链它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一个市场发展的产物,但是我们要回过头来想,没有任何问题是仅靠市场一个方案就能够完全解决的,如果没有建国初期的56项计划就没有我们的一汽,如果不是当初的国家的布局就没有东风。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有很多问题仅仅靠市场是解决不了的。
我们说供应链布局,现在本来东南沿海的优势就很明显,有集聚效应,这是市场的力量。再加上东部的经济发展,它有很好的经济基础,支持力度又比较大,这些优势资源自然就往东部去集聚,这是市场发展的一个结果。但是如果仅仅靠自然的集聚就会造成刚才说的结果,就是局部的很强,但是分布得极度不均衡,存在风险。所以我们还是要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还要优化产业布局,这是第一点。
第二,加强政策标准的引领,行业共建产业生态。我们现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得很好,但是我们的一些标准、检测手段、检测设备都还没有建立起来,这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来打造,共建一个产业生态。这是第二点建议。
第三,在全国、地方以及企业层面,都要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规划和风险管控。过去可以说我们的供应链是自然生长,但是到了今天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我们需要回顾发展的历程,来看一看我们存在的风险,来对我们下一步的发展要有一个方向。
同时要建立供应链备份的这样一个预案,这个预案我们说不可没有,我们昨天在供应链战略峰会上面讨论的时候就有专家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需要有备份,有的人说不需要有备份,市场自然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不可以没有备份,如果说没有备份我们就会被动,宁可备而不用,但不可不备,就像我们天天练打仗,我们不希望打仗,但是我们练的目的就是不打仗。所以我们讲备份的目的也是为了我们的安全,也是为了增强我们供应链的韧性。
昨天赵福全院长讲的一个观点,要把我们的供应链由过去的链状的供应链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式的供应链,这条路不通,那条路还通,这样的话我们就是安全的。所以我们要打造这样的一个网状的供应链的生态。这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集群的发展战略方面,还是在整车企业供应链打造,如何打造企业的有竞争力的供应链,都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四,要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推动数据成果的转化。汽车产业是最大的数据贡献者。汽车产生的数据是最大的宝库,整个产业把它合用起来将对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第五,主要是讲政府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营商环境各地方政府现在都在努力,中央政府也在不断削减投资的负面清单,现在制造业已经全面开放了,没有禁忌了,地方政府还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一会儿唐区长还要介绍武汉市的这些做法。
第六,要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助推产业发展。现在一个方面我们的钱堆在银行,银行贷不出去,银行不知道贷给谁,大企业不要钱,中小微企业、创新企业又贷不到钱,这主要是一个信用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要很好地借助于我们供应链金融这样一套体系。大家知道,有同志可能研究过,也了解供应链金融,就是我们要沿着汽车产业整个产业的供应链,把我们网状的供应链搞清楚了之后,用我们大的链条来为我们的小微企业背书,给他们提供信用,来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问题。这是第六点建议。
四、以上是这个报告的主要内容,下面我就把下一步的工作做一个汇报。
由于时间有限,水平有限,这次出来的报告还是一个初浅的报告,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方面都存在差距,下一步我们要瞄准这几个方向进一步开展工作,争取更多的为中央政府制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和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以及整车企业供应链的优化,增强竞争能力,提供参考意见。我们也欢迎各位同行,参与我们的研究,共享研究成果,打造一个更好、更高质量的报告,为汽车产业发展助力。
五、结语
最后,我讲一点研究报告的感受,也是结束今天演讲的结语。
第一点感受,中国汽车产业是全球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已取得连续14年产销全球第一的成绩,建立起了中国汽车作为全球汽车大国的地位。这不仅使我们中国具备条件孕育全球最强大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这是我们一个巨大的优势。而且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强大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有这么大一个市场,有这么多的产业集群,所以就有能力打造安全、稳定、强大的汽车供应链,进而来保障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昨天在闭门峰会上面有很多外资企业,他们现在的思路就是要用中国的优势、用中国的智慧、用中国的能力为全世界服务。打造强有力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就是打造强有力的全球汽车供应链。这是第一点感受。
第二点感受,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方面我们有先发优势,我们跟其他的国家,跟欧、美、日相比我们都走在前面,所以我们应该用好这个优势。我们也坚信中国汽车产业也必将由大到强。过去40年我们做到大,再过20年我们一定是强。并且我们要融入全球的发展体系,连续14年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的记录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并且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就是我们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过去我们由小到大,再到强,强的标志是什么?强是我们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我们的供应链成为全球最强的供应链。
最后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能够打造安全、韧性、绿色的全球汽车供应链,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